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中秋月明

修真武俠

花旗百老匯,全球歌舞劇表演聖地,最頂尖歌舞天賦的巔峰展現舞臺。
卻在最近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964章、看著我,即將開辟的新天地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by 中秋月明

2024-1-20 18:05

  荊小強的確是故意讓自己淡然對待眼前的“磨刀石”。
  昨晚成玉玲還若有所思的說帝王將相、商賈巨富這等人物,都得淡然處理對孩子的感情,過多的感情用事的確只能害了孩子。
  而且越是身居高位越不會在意孩子,以免因為孩子的成長起伏影響到軍機大事,更不能因為孩子被別人圍獵拿捏亂了陣腳。
  所以那些貴族往往都是挺冷漠的保持距離讓孩子學會獨立成長,譬如著名的伊頓公學。
  沒想到小強妳真的有這種超越普通人的見解態度!
  荊小強都不稀得對大強媽現在自賣自誇的行徑表示鄙夷了,儂還是當年那個冰山學霸嘛,什麽都是孩子爸最好。
  這樣會讓男人成天陷入飄飄然的驕傲自大啊。
  其實對壹個守著劇院快二十年,從邊緣零工逐漸爬到打工管理層的屌絲,擁有壹家自己的劇院,那絕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百老匯,已經固化得哪怕頂級藝術家也很難白手起家搞出這樣壹份資產來。
  自己卻在三年間,拉開了這樣的神奇序幕。
  感覺跟做夢似的。
  荊小強是害怕跟自己的孩子們那樣,隨時可能跟當媽的離開,不敢傾註感情給這座瑰寶壹樣的精神家園。
  大佬們是主動拉開距離、保持冷漠的俯瞰全局。
  荊小強是習慣了被動的不敢投入啊。
  怕失去。
  哪怕是自己壹手壹腳、壹分壹厘的建設起來,依舊擔心樹大招風,說沒就沒了。
  可站在東方之珠音樂廳面前,荊小強還是忍不住心潮澎湃。
  磨刀石是華東特有的青石板外墻,古樸沈穩。
  下半截有三面局部帶著碧綠晶瑩的玻璃幕墻,國產玻璃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效果也差點意思,但荊小強還是堅持用國產。
  唯有用起來才能讓技術生產線得到發展,大不了過個十年二十年再換。
  於是原本想表現整塊“磨刀石”就像賭玉破石,擦出來壹片碧玉內膽的設計內涵,現在被削弱不少,能清晰的看到裏面才早上八點過已經擠滿了排成長龍的購票隊伍。
  荊小強跟拷兄黃牛們商量好久,才決定還是用綁定身份證的方式來避免票販子牟利。
  沒有網上購票的時代只能排隊,壹個人最多買兩張,但壹票壹證,買的時候就要拿身份證懟臉,出票的時候再把身份證號最後3位寫在票上,入場時候證票同步出示才能進場。
  哪怕打樁模子還有各種花樣,甚至會造成腐敗,都不怕。
  先運行起來,解釋權反正都在自己手裏,慢慢玩。
  因為荊小強有信心把美好的音樂輸送到更多人心裏,包括黃牛黨們。
  人文關懷的細節無處不在,售票都不會在日曬雨淋的廣場上,整個建築走進去這三面有玻璃的部分都是前廳,凹字形的包圍著中心音樂廳。
  這樣哪怕是在排隊購票,也能聆聽整個前廳公共環繞音響播放出來的經典曲目。
  這當然就是受到唱片公司那邊的啟發,哪怕不演出、不賣票的時候,整個音樂廳前廳,其實都是個市民免費聆聽音樂的空間。
  到二樓的中央寬闊臺階更是成為這種音樂愛好者聆聽的坐席。
  從設計、設置開始,音樂廳就不是為了牟利,而是要讓更多人能聽到世間最美妙的樂章。
  讓也許壹輩子都沒接觸到高雅音樂的耳朵,能在這裏找回自己心靈的共鳴。
  封閉的前廳,墻面各種藝術造型飾面,也盡可能在提供更好的聲樂回響。
  這才能讓盡可能好的音響器材,擴散出最還原真實的聲波。
  畢竟很多時候的露天交響音樂會,的確會讓音樂震撼力打折扣。
  所以哪怕排隊長龍已經在前廳按照分隔指示繩,貪吃蛇壹樣的轉了很多道彎,密密麻麻都是人,卻沒什麽嘈雜喧嘩。
  所有人都在靜靜的享受這份“排隊”時光。
  買到票也舍不得走,繼續坐在臺階上,陶醉於《貝多芬第五命運交響曲》帶來的頑強意誌力熏陶。
  每天都列出來播放曲目,還有關於曲目的介紹宣傳卡放在入口處。
  再鬧騰的人,走進這個所有人都在身心享受的音樂空間,也會不由自主安靜下來。
  荊小強從未輕視過古典音樂的深厚魅力,只是他要打破那種唯有極少數人能享用的怪圈。
  當然他也不進去打擾這樣美好的空間,悄悄欣賞壹會兒,在被路人認出來之前,順建築後面角落的內部通道直接進入。
  前廳的壹切設置比起大小兩個內廳,必然是小巫見大巫。
  整個音樂廳受到聲樂傳播限制,都不會很大。
  主廳比國際慣例稍微密集點的壹千八百席極限布置,為此座位都狹窄了點,但對於人口眾多的內地,荊小強覺得有這個必要。
  先解決更多人能聽到的問題,再說坐得舒服與否的細節。
  五百人左右空間的小廳,就沒有固定坐席,每次按照不同演出特點布局座椅。
  都是須藤紗希她二叔親自操刀的聲學設計,輸送那麽多經紀人提成,總能換來些友誼福利吧。
  不過荊小強拒絕了她二叔最初準備通過安裝底部彈簧阻振器的方法,將音樂廳建成全懸浮結構的高端方案。
  這跟中森錄唱片時候摳細節、搶節拍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壹樣,焦盆人最喜歡在這種較真兒的地方花水磨工夫,可吹毛求疵從來不是荊小強的風格。
  盡可能在施工中做到細致就行了,那種成本太高的做法投資回報率太低。
  外墻從壹開始就按照荊小強自己的設計做了雙層隔音,也就是兩堵25厘米厚的墻面之間保持40厘米空隙,施工的時候還專門招了批各自瘦小的工人保證內墻間隙完整清潔,壹點垃圾都不能留下,避免以後在封閉的墻體裏產生共鳴。
  最後把重點放在整個音樂廳的墻面反射率上。
  她二叔又要求用北海道的什麽扁柏木來做墻面裝飾,荊小強認同各類材質有不同反射率,不同品種的木料也有不同的效果,但不獨獨是妳們焦盆的木料才行。
  找幾塊樣品過來,聯絡林業大學的專家測試含水率、軟硬度、吸音效果之類的數據,在內地廣泛尋找。
  為此不惜花錢買壹套人家的木材處理設備過來,全套技術就學到手了。
  這裏用完就拖到鵬圳歌劇院去用,用完正好拉回來給大劇院做內壁,接下來國內還會有層出不窮的類似需求,荊小強很篤定,哪怕再崇洋媚外,總會慢慢都國產化。
  現在走進大小廳都是那種全木質結構裝修,跟個桑拿房似的。
  還帶著淡淡的木香。
  而且兩個廳的地面有升降系統,這樣能夠保證舞臺隨心換,既可以在整個大廳中央升起來四面圍觀獨奏的鋼琴、小提琴,也可以在端頭呈標準舞臺狀,放整個樂團。
  所以未來完成的大劇院舞臺跟現在音樂廳臨時用作歌舞劇表演,有本質差別。
  完全體的歌舞中心,這裏就只接待各種樂團表演,同時還可以兼做最大型的錄音棚,這都是很賺錢的門類,光是壹年給電影配樂就不少賺。
  這必然也是未來港產西片的重要組成部分。
  荊小強算得很精。
  當然今天大廳裏還是把舞臺設置在了標準端頭,汪茜正帶著歌舞劇團隊在熟悉走臺,見了不聲不響從角落走出來的荊小強,全體陸續佇立,在舞蹈總監的帶領下鼓掌迎接。
  荊小強內心唉,終究還是活成了自己向往的那個樣子。
  憑借壹己之力,從壹片泥濘荒地裏,建設起這麽漂亮宏偉的音樂廳,荊小強向所有跟隨他的專業人員們證明了自己還有更加宏大的未來。
  來自世界各地的歌舞團成員,很熱烈。
  荊小強就很有範兒的回應,用歌聲回應,就是召之即來的那種自然流淌出《Eyes On Me》。
  前幾天在HK幫曹菲翻來覆去的湊新專輯歌曲,因為荊小強熟悉的華語歌曲很少,還大多都是後來刷小視頻經常聽的口水歌,都在琢磨給曹菲寫點英文歌曲了,這姑娘的外語發音卻很成問題。
  還沒杜若蘭那麽刻苦學習提升,挺頭痛。
  然後很偶然的從遊戲公司那邊想起這首著名的《最終幻想》遊戲主題曲,雖然是英文的,卻應該是上壹世曹菲真正打通國際市場的代表作。
  很符合她的空靈縹緲嗓音特點。
  可以作為後續出國演唱的重點曲目。
  所以曹菲也像孩子得到新禮物留在HK打磨這首新歌。
  但荊小強自己唱來就完全不同。
  如果說曹菲的演唱特點是如仙女兒輕喃,是表現那種神仙般縹緲的雲霧,荊小強唱起來就是如陽光般普照大地的服帖……
  真就是那種草原上雲層光影流動,能看到陽光像毯子似的慢慢拂過,萬物都如同牛羊般仰慕的擡起頭……
  歌舞劇專業、舞蹈系、戲曲系的各種新老學生,哪怕進不了歌舞劇團的,都擠在觀眾席羨慕能上臺、能入團的各位,新生就更好奇這種半數以上都是外國青年男女的高端國際化舞團樣式,期待這就是自己的未來。
  可等看見荊小強從後臺邊角出來,掌聲響起之後,這番不需要伴奏的歌聲,讓所有人都暖洋洋!
  為什麽音樂廳只能容納壹千人出頭,為什麽只能是這個尺寸,就是沒有麥克風的原音下,這種聲樂回蕩反射已經到了極致。
  又為什麽差不多大小的千人級禮堂、會議廳沒法回蕩出這麽美妙的聲響,就是墻上那些看似裝飾帶的木板、凹凸不平的各種分布。
  形成了最頂級的環境混響,荊小強就像是最高級音箱裏的那支喇叭,音樂廳就是箱體、腔體,最大化的輔佐音源放大回蕩。
  明明剛才只是臺普通錄音機在放背景伴奏帶,方便大家按照拍子熟悉舞臺,還沒察覺這種HIFI還原感受。
  荊小強壹唱,所有人就感覺整個五臟六腑都被電熨鬥燙過去,然後皮膚上又不由自主的泛起雞皮疙瘩。
  “每當我獨自
  在舞臺上唱著歌
  每當我自言自語
  總希望它們能被聽到……”
  感覺就是頂級法師吟唱出了超級祝福術,如有實質的那種乳白色能量縈繞在所有人周圍。
  心甘情願的都要跟著去沖鋒陷陣!
  滬海的觀眾們有福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