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開局

餵狗的貓

修真武俠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三十章 清涼未央

全真小道童開局 by 餵狗的貓

2024-1-10 21:03

  此次丘誌清對大漢朝廷的大動刀子。
  除了為以後執政打下底子之外。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對軍隊的改變,此間大漢,之前士兵的待遇,幾乎全靠繳獲,以及授田。
  可大漢承平數百年,土地被瓜分壹空,哪還有多余的土地,給他們授田。
  而且,大漢實際上繼承了先秦的軍功爵制度。
  只不過這項制度,也名存實亡,因為立功的將士,幾乎都“自願”將功勞上交,給將領們,也好換壹些好處。
  如此壹來,兩大支柱。
  近乎全部被掏空,軍功爵制度,名存實亡。
  而今還能保持壹定的戰力,完全是全民兵役制度的影響。
  可惜如今天下大亂,戶口遷徙,這個全民兵役制度亦是難以維持。
  如若再不進行改變,恐怕百年之後,漢軍的戰力,會呈現出壹個斷崖式的下跌。
  在劉宏時期,大漢軍隊常備軍,大概在五十萬左右,這是丘誌清所知的情況,按之前他在大宋時期的了解。
  東漢的常備軍只有十五萬左右。
  而今還算不少的,人口也比丘誌清所知的要多不少。
  大概有兩萬萬人,不過這都是熹平年間的數據了,也就是丘誌清剛到這沒幾年那會兒。
  而今,瘟疫幹旱,天災人禍,人口估計少了不下三千萬。
  光丘誌清知道的,便有大疫三次,小疫無算,大旱兩次,暴雪多次,地龍翻身,河流改道等,很難想象,這都是二十多年間發生的事情。
  而今重新制定了軍餉,以及壹系列的殊榮。
  卻並不通過將領發放,而是通過朝廷發放。
  直接發放到個人,或者家人手中,至於他們會克扣軍餉的問題,他們已經拿出全盤方案……
  馬騰現任新建的騰驤左衛將軍。
  說實話,雖然這個騰驤衛,說是取了他名字中的壹個字,不過他是不認的,當初張楊那廝,趁他們與李傕等人交戰之際。
  直接從側翼突進,壹舉便將兩軍的陣型沖散。
  還未等他們反應過來,又是壹次騎兵沖撞。
  騎兵過後,便是壹陣長槍,自空中落下。
  伴隨而至的,還有覆蓋兩軍的箭雨,就如同伴隨著冰雹落下的大雨,將兩軍的士氣,直接瓦解。
  看著遠處列陣行進的並州軍,他們當時便知道,他們沒有反擊的機會了。
  哪怕如此,他們依然不服氣,想要後撤壹些距離,而後整軍再戰!
  哪知道,被等候多時的胡萊,直接給劫了後路,糧草被奪,大軍又陷入包圍之中,張楊並未管退入城中的李傕郭汜。
  而是全軍壓上,明顯是想要解決了馬騰韓遂等人再說。
  不給馬騰等人,重整旗鼓的時間。
  張楊親率本部騎兵沖陣,壹舉將想要重新結陣的馬騰等人沖散。
  最後,再和他們擺事實,講道理。
  馬騰等人,最終還是被張楊的以理服人,給說服,同意接受朝廷整編,等候朝廷旨意,他們就算不同意也沒法子。
  拿來和朝廷談條件的大軍,已經被擊潰。
  人家沒有趁機要了他們性命,已是活命之恩。
  他們還能說什麽,乖乖聽話唄。
  相對於當天就別打崩了的馬騰等人。
  匯合了留守長安的樊稠,李傕郭汜等人,還與王允,以及丘誌清,對峙了壹個晚上,直至第二天,也就是五月初八。
  賈詡和張繡率領南陽軍來援。
  剛開始,李傕等人,還以為是自己人。
  沒想到,卻是丘誌清的人馬。
  同樣沒想到的,還有王允等人,他們等來了皇甫嵩,可皇甫嵩卻是與吳獻壹起來的,如此壹來,丘誌清在長安的人馬,便突破十萬。
  比之當初董卓人馬,還要多出不少。
  加之賈詡的勸說,李傕等三人,很快便放下武器投降。
  丘誌清其實對這三個渾人,並不在意,想直接殺了了事。
  畢竟這三人,這些年中,可是給關中帶來了不少災禍。
  不過在賈詡的勸說下,丘誌清最終還是改變了主意,讓他們前往涼州平叛,鎮壓那邊,蠢蠢欲動的羌人部落。
  這是後話,他們也不是負責人。
  ……
  壹處偏殿之中,丘誌清等五人分坐兩列,劉協端坐上首。
  雖然臉色端正,壹副無喜無悲的樣子。
  可壹直閉目養神的丘誌清,還是能從不經意間,掠過自己的眼神中,感受到壹絲絲的畏懼,憎恨,已經感激等復雜情緒。
  沒辦法,不是丘誌清想要窺視。
  而是他就跪坐在那裏,可那種情緒太過強烈。
  也太過復雜,毫不掩飾,或者說,他不知道該怎麽掩飾。
  如果說,劉宏雖然弱,但還能輕易鎮壓整個洛陽的話。
  那眼前的劉協,不僅自身弱,還連國運,以及拱衛都城的“八龍捧珠陣”都無法調用,只能任由陣法本能的對修者進行壓制。
  這固然是因為傳國玉璽,以及赤霄神劍的丟失。
  可與劉協自身沒有得到劉宏的傳承,也是息息相關。
  至於說,劉宏當初上位之時,桓帝已死。
  他是怎麽得到的傳承,丘誌清不得而知。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劉宏確實是得了部分傳承,否則,“張角”也不會這麽忌憚劉宏,最終還把張角給坑死了。
  且當初那壹戰,丘誌清可是看在眼裏。
  哪怕“張角”準備的那麽充分,依然差點便翻了車。
  可見王朝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覷。
  哪怕沒了“蒼天”,按理來說,還可以動用國運,運行都城法陣,壹個成年的皇帝,想要掌控都城,也是易如反掌之事。
  可劉協顯然是個例外。
  看著眼前,擺放在自己面前的各式果蔬。
  說實話,劉協自己很是喜歡,也想嘗嘗。
  可理智告訴他,丘誌清雖然對他還算恭敬。
  比王司徒對他還要恭敬,可他感覺,這份恭敬也很是有限。
  在他的印象中,皇帝,就應該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就如同之前,大臣,以及宦官們,對待自己父皇壹般。
  當然,他可能是沒見過,那些大臣當面噴劉宏的場景。
  那可是毫不給面子,動不動就是“陛下有所不知!”,“陛下為奸人所惑”等等……
  妳要問丘誌清是怎麽知道的,當然是蔡伯喈和他說的。
  哦,對了,蔡伯喈現在主管戶部,還在過來上任的路上,同他壹起來的,還有執掌禦史臺的鄭巖,丘誌清感覺,禦史臺和他的氣質絕配。
  當然了,這個是真的監察天下百官,而不是噴人。
  至於他的另壹個得力助手彭脫,則是上任工部。
  他的任務便是疏通河渠,為關中的生產恢復,做準備。
  見氣氛差不多了,丘誌清道:“陛下,諸位同僚,而今之天下,想必諸位心中已有計較,能聽朝廷號令者幾何?
  想必陛下,以及諸位同僚也清楚……”
  雖然此時還沒有那句著名的皇帝宣言:
  “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耳!”
  可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以前的大漢天子,或許真的有“天命”,而今,連“蒼天”都被人家給揚了,還哪來的“天命”?
  這麽久長時間過去,哪怕普通民眾不清楚。
  他們這些,能坐於此列之人,還不清楚嗎?
  劉協聽聞丘誌清此言,面色雖然無有多大變化。
  攏於袖中的雙手,卻是緊緊的握在壹起,還顯得有些清澈的眼神,瞬間變得精彩起來,三分痛惜,兩分驚恐,壹分無奈。
  痛惜於千年大漢的淪落,驚恐於丘誌清的坦誠,無奈自己的弱小。
  此刻,他雖然是高高在上的天子,貌似可以主宰天下人的命運。
  可實際上,他還只是壹個,在命運與強權面前,毫無抵抗之力的幼年天子罷了。
  他們說他是天子,他才是天子。
  他們不承認,那擁立其他人,也並非不可能!
  想到此,劉協眼神不經意的,看向了劉虞,卻恰好對上了劉虞看過來的眼神,那眼神中,帶著壹絲得意,仿佛在挑釁壹般。
  嚇得劉協,趕緊垂下眼簾,強裝鎮定。
  劉虞適才感覺自上首方向,垂落壹道目光。
  停留在自己身上,想來是皇帝想看看自己的想法。
  於是便回了個放心的眼神。
  見皇帝頷首垂目,劉虞自認為得到了皇帝的允許,便開始了自己的發言:“不知丘使君……”剛開口,便又感覺不妥。
  之前丘誌清是州牧,稱呼他為“使君”,並無不可。
  而今大家都是這個所謂“政事堂”成員,行丞相職權。
  總理朝綱,分定陰陽。
  再稱呼丘誌清為“使君”,就有些說不過去了,可稱呼什麽?
  “丞相”嗎?
  這就更加不妥了……
  劉虞思索片刻,本想稱呼“明公”的,更覺不妥,幹脆直接按職位來稱呼,“不知丘相以為,我等該何去何從?”
  “這個問題,徐相比較有經驗,還是由他來回答這個問題比較合適。”
  丘誌清覺得,劉虞這個人挺有意思的。
  既然他們是代行丞相職權,又非丞相。
  取壹個“相”字,在前邊加上姓氏,加以區別。
  還是很不錯的,便欣然接受了這個稱呼,但是對於解釋,丘誌清覺得,還是徐榮比較專業,畢竟並州政事堂已經運行數年。
  徐榮也是其中成員之壹,對於這套比較熟悉。
  見劉虞眼中閃過壹絲不愉,丘誌清知道。
  他這是以為自己看不起他,為了以後工作方便,丘誌清還是解釋了壹番。
  “伯安兄……切莫誤會,之所以讓徐相給劉相解釋,是因為徐相早年間,在壹直在並州‘政事堂’任事,徐相比較專業而已……”
  丘誌清這麽說,壹來是解釋,並無輕視之意。
  二來,也是表明,徐榮也是和他們平等的,而不單單只是他丘誌清的手下。
  果然,劉虞聽聞丘誌清這番話,面色好了許多。
  這話壹來,是丘誌清稱自己表字,表明大家關系不變。
  稱呼官職,只是為了政務交流而已,這基本可以表明,丘誌清並非只是和大家過家家,做做樣子,而是真心想要建設好朝廷。
  在座的,都是門清,對於丘誌清的戒備,都放松了少許。
  紛紛開始傾聽徐榮對於他們“政事堂”的工作模式講解。
  在場眾人中,也就劉協還不太明白。
  他的這些大臣們,已經在不經意間,達成了壹項意見交換。
  不過他不懂之前的對話,不代表他不懂徐榮所說之事,這所謂“政事堂”,哪裏只是代行丞相職權。
  連他這個皇帝的職權,都被他們行使完了。
  劉協越聽,臉色越黑,不過他卻沒有發作。
  這時候發作,對他而言,沒有任何意義。
  聽得多了,劉協反倒是平靜起來,他發現,這對他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至少,他劉協,可以自己管理宮中事務了。
  有了調動宮中禁衛的權利,也不至於壹個小黃門都敢給他擺臉色了不是。
  不過讓他很不爽的,便是他對禁軍的所謂掌控。
  僅限於調動,他並沒有任免權,也不是他給發軍餉。
  隔壹段時間,禁軍還會輪換。
  徐榮不愧是軍人出身,三言兩語,便將政事堂的職能壹壹向幾人說清楚。
  劉虞等人對視壹眼,就在這壹瞬間,他們似乎達成了什麽交易壹般,微笑著對丘誌清,以及徐榮道:
  “既然如此,那便先談談今年下半年的計劃吧,就當熟悉熟悉……”
  對於玩規矩,他們自認為,並不怕誰。
  他們真正怕的是,董卓那種,絲毫不講規矩之人。
  幾番試探下來,劉虞,黃琬,以及皇甫嵩等人,壹致肯定,丘誌清是個講規矩之人,如此甚好,甚好啊!
  幾人很快對軍事,便統壹了想法。
  原本的大將軍府,直接被他們拆分。
  對了,大將軍府是有自己的莫府的,它有個別稱,也稱之為“幕府”。
  壹個莫府,便相當於壹個小朝廷,這就叫開府建衙。
  不過為了杜絕這種,大將軍府中,既可以造兵器,存武庫,任命武將等等權利,他們打算把大將軍府拆分。
  也就是說,以後只有政事堂,沒有大將軍府。
  兵器鍛造,糧秣等,由朝廷同意發放。
  在六部之外,政事堂之下,設立將軍府,由將軍府統籌軍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